校友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之家 > 校友风采 > 正文

门姿含:智选逐梦航道,勇承时代担当

作者:来源: 发布时间:2025-04-14

一、初心筑梦科大岁月厚植法治信仰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回首求学之路,这句话始终萦绕心间。

2007年的初秋,我怀揣对法律的懵懂憧憬,叩响了青岛科技大学法学院的门扉。四载春秋,在崂山余脉的守望下,“明德、笃学、弘毅、拓新”的校训如熔炉般淬炼着我们的灵魂,深深烙印在每一位学子的心中。

在那段激情飞扬的青春岁月里,我不仅夯实了法学专业基础,更从老师们的言传身教中懂得了法律人的责任与担当。大三那年,我抓住国家允许在校生参加司法考试的机遇,日夜奋战,最终成功通过“天下第一考”,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提前筑牢了基石。

二、逐光远航:香江深造拓宽国际视野

2011年本科毕业时,我带着科大赋予的坚韧与勇气,选择了一条更具挑战性的道路---赴香港城市大学攻读海商法与运输法学研究生。从黄海之滨到香江两岸,我携着耐冬的坚韧与对紫荆花的期待,在海风与潮声的协奏中启航。在全英文课堂的思辨风暴里,在多元文化的碰撞熔炉中,这段跨越山海的求学之旅不仅进一步提升了我的法学专业能力,也让我在国际化的学术环境中拓宽了眼界与格局,学会了如何在多元文化中保持独立思考,并逐渐明晰了未来从事律师行业的职业方向。

青岛的山海赋予我坚守的定力,香港的霓虹教会我开放的智慧。当八大关的枫叶与太平山的灯火在记忆里相映成趣,我深切感受到,每座城市的风骨都将成为生命的年轮,每份成长的珍藏都将成为人生独一无二的风景,而千帆阅尽后的岁月沉淀,终将让我们有能力、有底气在时代的浪潮中稳健前行。

律途求索:专业深耕实现职业蜕变

2012年金秋,伴随着馥郁的桂香,我怀揣香港城市大学法学硕士的求学硕果,正式加入山东柏瑞律师事务所。从严谨的法律文书撰写,到唇枪舌剑的庭审抗辩,我就此开启了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法律征程。这段从基础做起的经历,不仅锤炼了我对法律专业的理解与感知,更让我在案件办理的实战操练中,逐渐构建起律师思维的系统框架。

2014年,怀着对专业领域的更高追求,我追随团队加入山东文康律师事务所。在这里,我以“匠人精神”深耕专业领域,将“极致专业”奉为执业信条,继续在律师行业砥砺前行。

2019年,我在综合考量行业趋势与个人发展后,开始专业从事强制执行与不良资产处置业务。在这段破茧重生的历程中,“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成为我的行动指南。从对执行异议的深度研究到对千万级重大疑难案件的实战攻坚,从伏案研究的专业律师到参与团队发展的管理成员,我始终保持“归零心态”,在专业深耕中实现自己的跨越式成长。

凭借扎实的法律功底与持续创新的学习能力,我迅速成长为团队骨干,在强制执行、银行金融、国际贸易等领域形成独特优势,在银行涉外保函法律审查、不良资产清收处置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多年来,我代理的多起重大疑难执行案件的回款金额高达人民币2亿余元,撰写的强制执行、海事海商、婚姻家事等专业文章,多次荣获山东省、青岛市和文康律所律师优秀案例及论文奖,实现了理论研究与实务操作的双向突破。

、破局担当多维拓展升华职业价值

2021年,我由一名普通律师晋升为文康律所合伙人,开始从专注案件办理的案头律师,转变为市场开拓的参与者,从单纯处理案件纠纷的法律实践者,成长为团队品牌建设的负责人。在不同维度的角色转换中,我逐渐构建起复合型职业能力体系。

2022年,我受聘担任文康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这一角色为我打开了参与律所建设与发展的全新视角。作为律界首家政策研究中心,我们创办了《文康政研资讯》月刊,并打造了每月一期的“文康圆桌”主题论坛活动。在“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指引下,我们与社会各界紧密沟通,构建起法律界与政府、企业、学界、社会组织的多维对话平台,推动了政策与法律的双向互动,宣传了律所的品牌优势,也在此过程中实现了自我成长。

2023年,我受聘担任文康特殊资产专业委员会主任,对团队多年深耕精研的强制执行与不良资产处置这一专业领域,在律所层面进一步精进发展。两年来,我们组织、参与了多场主题论坛活动,打造了“赢在执行”系列实务课程,推出了“重大疑难案件”“案外人异议案件”“银行金融类案件”三大法律服务产品,并编纂出版了强制执行专业书籍。在此过程中,我们致力于推动法律实务经验的体系化输出与传承,以期在行业内打造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品牌业务领域。

十余年的执业历程,我从初出茅庐的实习生到全面发展的合伙人,从专注个案解决的法律工匠到助力团队及律所发展的建设者,每一次角色的蜕变,都是对自我边界的强势宣战,引领我在平凡的执业路上追寻不凡的执业价值。律届奋进的旅程让我深刻认识到,法律人的价值不仅在于解决具体案件,更在于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执业生态,也让我明白了律师的使命不仅在于追求个人业绩与自我发展,更在于通过专业服务实现社会价值与情怀追求。

、感恩母校橡胶品格熔铸精神底色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在科大法学院的四年时光,老师们以烛照千秋的师者情怀,授我“法” 的精义和“道”的真谛。他们用苏格拉底式的追问锤炼我们的思辨能力,以波斯纳式的务实指引我们的职业方向。母校秉持的“吃苦耐劳、坚韧不拔,朴实无华、甘于奉献,同心协力、勇承重载”的橡胶品格,将专业价值与社会担当熔铸为我们的精神底色,引领我们在逆境中拼搏、在平凡中坚守、在集体中协作。

母校不仅是人生起点,更是永恒的精神家园。每当回到母校,看到学弟学妹们洋溢青春的面庞,往昔师长们的包容与期许便涌上心头。如今,作为青岛科技大学法学院校外硕士生导师,我通过参与法学院讲座、组织主题论坛活动、推荐律所实习机会等方式,加强我所与母校在人才培养、课程共建等方面的合作交流,促进理论与实务的深度融合,合力搭建更加优质的科研平台及人才孵化基地,助力更多科大法律人绽放光彩。身为法学院校友会常务副秘书长,我愿与母校携手,为校友与母校搭建沟通桥梁,让校友情谊在传承中升华,让科大精神在接力中永续。

、寄语后:初心如磐奔赴星辰大海

1. 提前规划,理性选择

职业规划应当尽早启动。建议同学们积极开展沉浸式实习,参与跨界交流,进行多维度职业探索,在试错中锚定方向。大学时期是进行职业规划的黄金阶段,大家可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投身不同行业的实习,亲身感受行业生态,形成直观认知。此外,大家也可主动与资深从业者对话,获取职业发展的建议与指引,提前对目标行业进行深入了解,做出契合自身的理性选择。

2. 极致专业,勤奋自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法律人而言,专业能力是安身立命的根本。修炼专业能力,需要有工匠精神,秉持精益求精的态度,追求极致专业。在这条没有捷径的道路上,持之以恒的努力与自律的品质至关重要。唯有如此,才能铸就核心竞争力,在众多法律人中脱颖而出。

3.拓宽格局,勇担使命

法律人的格局,决定了执业的境界和高度。在每一个案件的处理过程中,法律人不应仅是机械地适用法律,而应将经济发展的需求、社会秩序的维护、政策导向的指引纳入思考范畴,使法律的适用既能定分止争,又能促进多方协同发展。面对当事人,法律人既要凭借专业素养,提供清晰、理性的法律分析,又要秉持人文关怀,在专业理性与人文温度之间找到恰到好处的共情平衡点。在团队协作中,法律人既要充分展现个人才华,又要懂得成就集体荣耀,在发挥协作智慧的过程中助力整个团队向更高目标迈进。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不仅是文人墨客的追求,更是法律人矢志不渝的使命。在守护公平正义的漫漫长路中,法律人要通过对正义的执着追求,让法律闪耀人性的光辉。与此同时,法律人应有家国情怀,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法治建设的伟大征程,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以更加广阔的视野不断拓宽格局,为法治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结语

“这宇宙山河浪漫,这人间点滴温暖,都值得你一往无前。”从科大校园到律界舞台,我始终相信,智慧是锚定方向的罗盘,勇气是深耕热爱的利刃。在专业领域深耕不辍,于时代浪潮勇立潮头,这既是科大人的品格烙印,更是法律人的责任使命。未来,我将继续以法律为舟,承载着科大人的赤子情怀与时代担当,在更加广阔的天地破浪前行,让公平正义的光辉,照亮每一片值得守护的山河热土。

青岛科技大学法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青岛市松岭路99号,邮编:266061,联系电话:0532-88958919

电子邮箱:fxy@q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