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青年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磨练意志、增长才干,进一步巩固社会实践成果,3月18日,法学院在弘毅楼A201举办“实践归来话收获”交流分享会,寒假社会实践团队、全体2024级本科生参加分享会。
各实践团队从实践背景、实践内容、实践过程等多个方面,采取PPT、视频等方式展开分享。同学们通过生动的案例、翔实的数据和深刻的感悟,展示了他们在实践过程中的所见、所思、所感。在本次社会实践中,法学院青年学生将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深度结合,聚焦乡村振兴、基层服务、法律宣传等重点领域,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积极开展法律知识普及、社会调研、法院实习等一系列丰富且扎实的实践活动。


其中,在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法学院青年积极响应“服务家乡、建设家乡”的号召,回到各自家乡,运用专业知识赋能基层发展。在中共莱阳市委社工部,团队成员深入群众调研,把防范非法集资的专业法规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通过多场接地气的志愿宣讲,提升群众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为守护地方金融安全贡献力量。在新疆库尔勒信访局接访窗口,志愿者认真倾听180余次群众诉求,总结出高效沟通方法,积极参与跨部门联合研判,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成为维护边疆社会和谐稳定的青春力量。在章丘公安,法学专业志愿者组成卷宗梳理小组,仔细钻研236份卷宗,凭借专业知识梳理证据链,绘制三维图谱,助力破解涉众型经济案件,守护家乡的公平正义与经济秩序。
在交流环节,同学们积极互动,就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解决方法以及如何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现场气氛活跃,大家在交流中相互启发、共同进步。
本次“实践归来话收获”交流分享会的成功举办,为法学院青年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实践成果、交流实践经验的平台,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法学院将持续深化“理论+实践”的育人机制,构建“全过程、全链条、全方位”的实践育人体系,引导青年学子把个人成长融入社会发展,用行动诠释青春担当,为培养德法兼修的新时代法治人才注入强劲动能。
(撰稿:王梦珂;审稿:王祥梅)